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助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助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以“协同创新——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寻找先进制造‘中国方案’”为主题的“太仓论坛”-2018中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大会 4月13日在江苏太仓市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太仓市委书记沈觅、市长王建国等领导到会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鲍泓、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公司CEO张启亮、华钛智能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马好东、阿里云战略拓展部副总经理吴宗海、汉德资本主席蔡洪平等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来自全国各地关注智能制造的政府主管、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代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来自德方的太仓德国中心、舍弗勒(Schaeffler)公司、通快(TRUMPF)公司代表,以及中德各类制造企业和国内优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致辞时表示,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度对接是两国的战略选择,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措并举,务实推进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双方围绕产业合作、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园区等重点领域,在2016、2017年分两批遴选了31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正成为推动两国政策交流、技术创新、产业合作、标准制定的新载体、新模式,由此启动建设了辽宁沈阳、江苏太仓、山东青岛等一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园区。未来,工信部将继续同德方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持续开展试点示范,发挥交流合作平台作用,推动中德两国制造业标准互认,加快人才培养,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环境,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推动中德合作向纵深迈进。  
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大会做主题报告时强调,定制生产、柔性制造是制造业商业模式变革的核心内容。要为智能制造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就必须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创新成果,与工业技术实现融合。基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的信息技术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集成解决方案,最基础的是处理技术和传输技术两个方面,这些技术是走向智能化的必要条件;此外还有四类技术:第一个是感知,也就是物联,这是智能的基础,也是与工业技术融合的基础;第二是功能更强的内容技术,对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不仅是对已有的文字和数据库进行处理,还需要对数据的语义进行操作;第三是智能技术,要把数据链、平台和制造的物理体系结合起来,要把内容技术、行为技术、感知技术和工业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智能行为;第四是系统技术,根据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定义系统边界和构成要素,围绕目标和新定义的系统边界、要素构建数据链,根据系统特征构造模型、选择恰当的算法,并在模型和算法的基础上编制软件,构成一个完整的以系统为对象的生命周期。基于上面这些信息技术体系,形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是促使工业走向智能化的关键。  
       主持论坛的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兼华信研究院院长刘九如在会议开场时谈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引发制造业制造模式、制造流程、制造手段、生态系统等发生重大变革;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深化中德合作,更好地实现合作共赢;如何深度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优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显得更为迫切。由此我们约请活跃在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进行切磋交流,促成了此次论坛的召开。 
同时,刘九如还介绍,中国制造业要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真正实现智能制造,除了把握智能制造的一般发展趋势和全球发展动向外,更需要围绕新的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新的解决方案、新的应用模式,以及中德之间新的合作深度等展开不同层面的深入研讨,由此,华信研究院与太仓市合作,决定建立常设“太仓论坛”,定期组织开展有关智能制造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流研讨,以促进业界更好的形成发展共事,达成良好合作。太仓是我国制造业重镇,是中德合作的集聚区,是工信部授牌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园区之一,“太仓论坛”永久会址的设立,将聚焦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思想和智慧,将太仓及中国各地的成功发展经验传递到世界,将全球先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汇聚到中国,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迈上新的台阶。   
      首次“太仓论坛”包括三个主题论坛和一个平行会议,分别就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智能制造产学研协同,以及中德合作园区工作展开了研讨交流。会议期间,还专门举行了“太仓论坛”永久会址揭牌仪式。

文章来源: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